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光明网:“北京大气污染源于香水发胶”是以偏概

光明网:“北京大气污染源于香水发胶”是以偏概

原标题:“北京大气污染源于香水发胶”是以偏概全

 

  作者:张田勘

  10月14日,北京大部地区扩散条件不佳,空气质量较差,最高气温达20℃。据北京市环保局监测数据,14日晨6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达154,主要污染物为PM2.5。对北京市发布的细颗粒物(PM2.5)来源解析研究成果表明,本地排放贡献中,移动源、扬尘源、工业源、生活源和燃煤源分别占45%、16%、12%、12%和3%。

  这也意味着,已占北京本地大气污染排放12%的生活源,基本与工业源相当。生活源污染排放主要来源于市民的“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所有带香味的日用消费品都含有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别是香水、发胶、空气清新剂、杀虫剂、清洗剂等气雾剂,“日用消费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都较高”。

  这个消息马上被一些人和媒体解读为北京大气污染源于香水。这种说法如果是玩笑,还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是一本正经的解读,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对研究和确认雾霾的排放源,以及治理大气污染极为不利。

  目前,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已经回应,香水、发胶等日用消费品仅属于生活溶剂的一小部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确实存在,但影响不大。主管部门给出了明确答案,香水发胶使用造成大气污染的说法可以不攻自破了。

  实际上,即便没有主管部门的回应和解释,人们也可以从新闻报道中看出问题的实质。生活源污染和工业源污染同时占比12%,但即便如此,从全局来看,也根本比不上移动源、扬尘源的45%、16%,从生活源本身来看,香水、发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也只占一部分,到底占多大比例,尽管语焉不详,但也根本不可能是生活源污染物的全部。因此,从总体到局部,再到香水、发胶所占生活源污染的比例,都不可能得出“北京大气污染源于香水发胶”的结论。

  但是,为何会在舆论场和社会中出现这种以偏概全的结论呢?原因有很多,如新闻报道的不严谨,对消息分析的不全面,发布监测数据时的解释不完整,以及监测本身有问题等。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应当反思,也应当汲取教训,否则就会以讹传讹,不仅让假消息流行,还会误导大气污染治理,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不过,对于为何会出“北京大气污染源于香水发胶”的结论,似乎也有前车之鉴。主要根源还在于,对大气污染成分的监测是否严谨科学,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其中就包括是否实地监测和量化各种污染物成分和比例,同时检测的结果是否可重复,也就是结论是否能经得起检验。

  以前有些地区把餐饮油烟、焚烧作物秸秆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加以禁止,也引起过公众和网民的吐槽,原因就在于监测的方法、角度并不科学严谨。例如,对于餐饮业和居民做饭排放的油烟,有关部门的监测是根据餐饮业的抽油烟机的数量和排放量统计算出的。这虽是一种监测方式,但也只是间接方式,并非对大气污染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实验仪器监测和分析,分别算出一氧化碳、二气化碳等的含量和比例,从而明确工业、汽车、燃煤、餐饮排放等各种排放的确切含量。

  目前发布的北京大气污染中生活源污染占12%,也是根据一个城市或地区日用消费品用量的统计数据估算出来的。同样地,这也只是一个间接监测和分析,真正的数据其实需要实地监测和反复验证才能得出。

对于焚烧作物秸秆引发的大气污染,一些地方的监测就更前进了一步,除了通过某一地区有多少面积的农田和种植农作物的种类,以及焚烧时可产生多少污染物进行统计折算外,还会进行模拟或实地监测进行测算。

  尽管实验表明,焚烧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但也只是集中于相应的时间段,即秋季到初冬的几个月。这样的测算是建立在较为直接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既令人信服,又能找到治理污染源的主战场。

  因此,未来无论是对于一个地区还是全国的大气污染,都需要以严谨的科学研究和直接监测结果为准,而且需要反复监测,取得可重复结果和结论,才会符合实际和客观规律,也能让公众信服。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治好大气污染这一顽疾。显然,这样的工作需要时间、技术,更需要扎实、求实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张田勘)


Baidu
sogou